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正文

汪洋:更多的还是对“隐性利益”的猜想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7-15 17:28:36

核心提示:汪洋:更多的还是对隐性利益的猜想 国考招录政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,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。而在此之前,仅仅是限制服务期限不满2年的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。这一变化可称之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一个分水岭,标

汪洋:更多的还是对“隐性利益”的猜想

 

 

国考招录政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,首次明确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。而在此之前,仅仅是限制服务期限不满2年的在职公务员不得报考。这一变化可称之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一个分水岭,标志着“遴选”和“公考”两大公务员录用渠道从此泾渭分明,体制内的在职公务员和体制外的应届、社会考生在考试中不会再狭路相逢。

从今年起仅通过遴选招录基层机关的在职公务员,“国考”不再承担为中直机关选拔基层公务员的职能,使基层公务员明确了什么能考、什么不能考,降低了无效报考率;也把数以千计的在职类职位完全留给了社会考生,使社会考生的通过率空前增大。

“双通道”的确立和分开,使得不同类别的考生报考渠道更畅通,也能避免中央机关和中心城市对基层、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人才的“虹吸效应”,使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均衡合理。通过这次国考新规,锁定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渠道后,可使公务员在单位相对稳定地长期工作。

求职者在选择一项工作时,无非是综合考量薪酬待遇、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等这几项指标,从而做出选择。公务员工作稳定,待遇相对较好,社会地位也高,对于求职者自然有较强的吸引力,这一点无可厚非。况且,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从事公职工作,对于改善公共管理也非常有益。

但问题在于,平均六十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“热度”,还是让人对公务员考试,产生了不同于正常择业的观感。应该说,大部分公务员的待遇并不算太好,仅仅维持在社会的中等水平。同时公务员向上晋升的渠道也并不太多,很多人终其一生恐怕也只是一个基层职位。一些人之所以挤公务员这座独木桥,更多的还是对“隐性利益”的猜想、对“官瘾”的满足和对“铁饭碗”的追寻。从这个角度讲,公务员考试真应该“降降温”。

“尚贤者,政之本也。”作为一项基础性制度,以最公平公正、公开透明的方式,把最适合的政治性人才招录进来,向来是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所在。坚持不懈地将改革推进下去,一定能从源头上为公务员队伍建设把好关、守好岗。(文/汪洋)

 

  


关键词:

专家点评网综合

点击进入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