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 发布时间:2019-05-21 11:17:15
核心提示: 自古及今,法无不改,势无不积,事例无不变迁,风气无不移易。在干部大改作风的同时,我们还要警惕这些苗头性、倾向性的新型不作为问题。以前,有的干部在搞工作的同时,往往夹带私货,打着自己的小算盘,
自古及今,法无不改,势无不积,事例无不变迁,风气无不移易。在干部大改作风的同时,我们还要警惕这些苗头性、倾向性的新型“不作为”问题。以前,有的干部在搞工作的同时,往往“夹带私货”,打着自己的“小算盘”,有着藏在心里的“小九九”;总想着在边缘地带捞点“外快”,啃口“夜草”;在工作之余弄点“好处”,搞点“特殊照顾”和“福利”,热衷于“灰色收入”和“私心杂念”。经过近几年的高压反腐和作风建设上的持续整治,干部的这些不正当、不合法的行为和思想逐渐消亡。与此同时,一些新的“不作为”问题又不同程度“冒出来”,甚至呈蔓延趋势。
以前,有的干部搞工作喜欢大用经济杠杆,一些干部趋之若鹜,表面的工作热情和力度之下,隐藏着追名逐利的“伪动机”,思想狭隘,“三观”大有问题。现在经济杠杆幅度小了、用的少了,有些干部一下子失去了工作手段,不去思考方法,也不去创新思路,搞工作束手缚脚、按部就班,四平八稳、没有特点;那些原来“热情满满”“干劲充足”的下属也开始不动弹了,消极应付、浑浑噩噩。现在,有的干部奉行“好人主义”,既不干工作,又不去管事情,更不去约束人和批评人,“尸位素餐”“无为而治”;有的革命斗志和工作热情消退,“小和尚念经,有口无心”,“上班混日子、坐等领工资”;有的相信“宁愿少干事不干事,保证不出事”的庸俗言论,拈轻怕重,安于现状;有的不愿吃苦出力,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,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,不立新目标,缺乏新动力,只求过得去,不求过得硬等等,这些问题都是十分严重的。
以前,许多干部搞工作很有闯劲,敢于创新、敢于冒险,为了工作甚至不怕“背处分”“丢帽子”;许多革命前辈都是发扬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光荣传统,一心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上,生活上十分简朴,个人要求非常严格,革命斗志和理想信念异常坚定。反观现在,许多干部搞工作“前怕老虎后怕狼”,畏首畏尾、踌躇不前,过于“爱惜羽毛”,不愿拼搏,不敢斗争;信封“黄老之术”不作为,固步自封不创新,嘴上经常挂着“这工作风险太大,能不能先缓一缓、再放一放,还是等等再看吧”,有的甚至抱有“就是不干事,也不能做错事”“树大招风、枪打出头鸟”的庸俗观点,虚度时光、消极应付,当“无脑无心”的撞钟和尚。
这些现象都是非常可怕的、十分有害的,长此以往,不仅影响行政效率,还疏远了党群干群关系,也耽误了党和国家的事业。新型干部“不作为”现象,既带坏了一个单位的风气,又破坏了当地的政治生态,也影响了社风民风,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十分有害。这些干部“不作为”现象危害巨大,直接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”的好干部标准相违背,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相违背,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切实加以解决。
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,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!举一纲而万目张,解一卷而众篇明。要防止新的干部“不作为”现象,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:一是抓住关键少数,发挥领导带头作用,以关键少数带动下属、身边同志和家人。二是重视思想教育,给干部“清心”“醒脑”;教育干部“常修从政之德,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常戒非分之想”,不断强化理论武装,正本清源、固本强基。三是用好奖惩机制,给干部队伍“扬正”“抑邪”,整好队、添活力。四是加强自身建设,引导干部提升境界品位,让干部充满正能量,增加人格魅力和闪光点,真正做到“则思正身以黜恶”。
专家点评网综合